公务员邮箱 移动应用 微信 APP下载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首页 > 信息公开专栏

标题:关于印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物科创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索  引  号:698917944/2023-00272 分  类:科技、教育 发文机关:保亭县科技和工业信息产业局 成文日期:2023年10月10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0日 发布机构: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科技和工业信息产业局

关于印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物科创产业发展

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七仙岭农场、县新星居,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物科创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科技和工业信息产业局

                                                                   2022年12月9日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物科创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十大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保委办〔2022〕27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生物科创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保亭“三区三地”(热带雨林温泉康养度假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黎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战略部署,坚持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市场化企业为主体,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发挥保亭独特优势,发展保亭生物科创产业,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扛起保亭担当。

   二、主要目标

2022年底完成围绕加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绘制我县生物科创产业国土空间图、产业全景图、发展路径图、招商对象图等四张招商引资作战图,以“补链、强链、固链”为招商出发点,精准锚定一批短期见效快的生物科创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生物科创产业的全过程管理服务机制,重大项目引进奖励机制和高新技术企业相适应的配套扶持政策,依托海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服务力量挂牌成立海南大学保亭研究院。2023年前完成生物科创产业的总体布局和长期规划产业项目库,引进和培育一批高质素的生物科创人员团队,高质量引进优质生物科创企业,建立和崖州湾科技城等周边高新技术园区的友好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力争到2025年,我县生物科创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竞争力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能级跨越提升,规模加速壮大,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动能充足、支撑有力的高质量生物科创产业发展生态,助力“三区三地”经济建设支撑,推动保亭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创新格局基本成型。加快加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建设和公共平台建设,争取海南省科技厅支持,同步积极对接崖州湾科技城和海南院士联合会、海南大学等科研创新团队,到2025年,初步形成园区聚焦科技创新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增科创载体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生物科创产业在全县GDP占比达到10%以上。

(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有效依托海南省科技厅和县人民政府的共同签署的《共同推进保亭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努力打造创新型县,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努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50%,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0.2亿元。

(三)创新主体活力显现。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以生物、医美、中药、果蔬加工为重点,引育一批优质科创企业,到2025年,争取累计承担省级研发项目5个、科技型企业5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家,累计培育雏鹰企业、瞪羚企业企业分别达到2家、3家,力争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家。

(四)创新平台实现突破。积极争取省重大科技创新资源布局保亭,加大与海南大学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和科创龙头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力度,全力以赴争取各类政策、资金及试点落户保亭,到2025年,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2个,新增新型研发机构及省级重大科创平台1家,新增县级以上创业载体5个,打造海南大学保亭研究院,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初具规模。

(五)创新人才加快聚焦。深入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计划”等人才引进和“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到2025年,新增培育南海工匠和南海乡土人才及以上的重点人才对象50名,新增引进或培育生物科创领域领军人才及团队10名(个),成为全县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地。

三、重点任务和措施

推进发展生物科创重点产业工作,开展产业精准招商,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培育龙头企业,通过设计研发、创新驱动、品牌建设,不断做精特色、做强品牌、做大规模,提升发展实力。

围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先进平台,从种质鉴定、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保鲜加工等全产业链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承载种质资源引入与种质科研成果,开展科研转化应用与引种扩繁,实现新品种本地转化、产业化。借助崖州湾科技城等科研平台优势,结合三亚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要求,形成生物科技研究、生物科技孵化、农业科技新品应用、生态科技创新、医美和酵素产品开发,果蔬农产品精加工等为重点的生物科创产业业态。

   (一)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谋划创新发展格局

   遵循三亚经济圈融合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提速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保亭的生物科创产业发展新格局。

1.积极融入自贸港生物科创带建设。依托保亭独特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及省重大生物科创资源落地保亭,高标准打造现代化生物科创载体,重点承接崖州湾科技城等周边园区生物科创资源的溢出和转移,吸引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保亭集聚。打造承接崖州湾科技城农业科技新品、药食同源等生物科技产业的保亭中试基地。(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委人才发展局)

2.打造“两城”创新格局。以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和县城为重点,强化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人才、技术、资金、平台等创新要素集聚,围绕打造生物科创产业集群,根据我县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方案,加快生物科创载体规划布局和建设步伐,建成一批配套齐全、各具特色的生物科创基地。突出科创产业承载主导功能,全力加快生物科创载体建设,支持中俄(保亭)国际人才创新港、种业研发和总部经济基地项目、赤田水库生态农业研学基地项目、保亭中医药民族医学生命养护中心项目、众创孵化中心项目、大龙网(保亭)龙工场数字农产品集散贸易创新园、众泰创新基地、海南保亭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研发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平台)建设,打造以生物科创研发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在我县高新技术园区和县城落地一批高水平科创平台,打造保亭地区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完善科创载体公共服务功能,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生物科创载体产业格局(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保城镇、加茂镇)

  3.着眼长远加快生物科创产业引育。以保亭生物科创产业规划为引领,着眼长远布局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实施农科产品、南药黎药、种业研究等生物科创产业发展计划,引进和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生物科创项目。(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重点项目服务和招商专班)

  (二)聚焦企业主体,高质量培植生物创新企业集群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雏鹰企业培育企业的成长培育机制,激励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交易,努力做到基础研究“最初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衔接。

  1.奋力打造生物科创企业集群。加大对生物科创企业的招商和培育力度,打好“移大树”和“育小苗”组合拳,到2025年,力争每年新增生物科创项目3个、科技型企业10家。健全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体系,加大雏鹰企业培育力度,精准制定分类扶持和靶向培育政策。对遴选为保亭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雏鹰企业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2.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县级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引导作用,激励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加大高企培育针对性研究,充分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对当年完成高企培育库入库的企业、对新申报认定的高企、有效期满重新申报认定的高企、对新迁入本县的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按《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科技创新发展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分别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3.引进生物科创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梳理跟踪产业龙头企业信息,挖掘投资意向,整合资源、精准对接、集中攻关,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龙头重点项目,培育形成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从项目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到高层次人才集聚给予全链条支持,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行业引领带动能力强、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到2025年,引进生物科创龙头企业2家以上。对我县生物科创企业在科研支持、平台补助、融资支持、贡献奖励、人才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

  4.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能力。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工作,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激励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原创性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到2025年,新增院士创新平台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以上。对获得国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企业、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新建院士创新平台的企业、引进院士开展项目合作的企业、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企业、入选省级优秀(示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行业部门)

  5.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及雏鹰企业等生物科创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对获县级及以上研发补助经费的企业,按照上级扶持经费20%的比例予以配套,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万元。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每年开展产学研活动不少于10场(次)。高新技术企业用于自主研发的R&D经费(研究和试验发展),按国家统计口径年度投入超过100万元的,经核定后按实际投入的10%给予研发资金支持,每一年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支持期限3年。进入培育库企业三年培育期内用于R&D的经费(按国家统计口径),采用事后奖补方式,经核定后,每年按年度实际投入额的20%给予支持,每一年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6.激励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发布转化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显著的科技成果包,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源头供给,深化校地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推动与海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更多前沿创新成果在保亭转化落地。(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相关行业部门)

  7.加强农业及社会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应用,加大对热带果蔬良种培育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热带果蔬精深加工。大力发展椰子、菠萝、芒果、冬季瓜菜等热带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开发果蔬天然活性成分制取功能性食品,发展水果代餐、植物肉代餐、果蔬干、固体饮料等产品。加快沉香、砂仁、益智、石斛、金钱草、胆木、等南药标准化种植和产业开发建设。高标准谋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定各类新型抗体药物生物创新药物、生物类似药物以及多肽等特色产品发展的专项实施政策。(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责任单位:县科工信局)

  (三)强化示范带动,高水平构建生物科创发展平台

   围绕“创新链”搭建“平台链”,通过建设一批生物科创平台,新建一批创业孵化机构,快速提升科创产业承载能力。

  1.支持海南大学保亭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创建。紧密对接海南大学等院校,努力在生物科技研究、生物科技孵化、农业科技新品应用、生态科技创新、医美和酵素产品开发,果蔬农产品精加工等领域谋划构建高层次研发机构及重大创新平台,结合项目情况给予“一事一议”政策,在打造县级研究院的基础上,指导和帮助申报省级研究院,争取省级政策奖励帮扶,力争3年新增3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科工信局)

  2.加大高校院所合作力度。支持企业依托各自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积极与海南院士联合会、海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知名科学家、院士团队共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联合创新中心等合作平台。并根据《海南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管理办法》,在科研办公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人才聘用、经费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方面进行支持。(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相关行业部门、县财政局)

  3.高标准打造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新链条布局,提供从项目孵化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全周期创业服务。根据《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众创空间,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等科技创新载体,积极支持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对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的企业的运营经费,结合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对县级平台考核评定为“良好”以上的,年度给予平台县级财政资金的运行后补助支持,其中孵化器补助40万元、众创空间补助30万元、星创天地补助10万元,县级平台绩效考核运行后补助资金不影响平台享受其它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获得省级支持的,按照其获得省级支持额度的20%给予配套资金奖励扶持,每年度每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四)坚持外引为主,高速度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围绕“创新链”打造“人才链”,面向国内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及使用机制,营造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发展氛围。

  1.强化人才引进。深入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等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强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构建“产业+项目+人才+金融”的人才引育工作模式,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创业辅导培训、提供免费载体、奖励启动资金、全程帮扶成长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落户。打造海南大学保亭研究院,依托高校优质资源推动创新人才引育。(牵头单位:县委人才发展局;责任单位:县科工信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2.强化人才培养。聚焦种质鉴定、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保鲜加工等领域,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自主培养一批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深入推进落实优秀企业家培育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保亭县人才“蓄水池”等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培训机构等共同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培育造就一批适合保亭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牵头单位:县委人才发展局;责任单位:县科工信局、县人社局)

  3.优化人才服务。倡导“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健全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机制,在户口迁入、子女入学、就医及住房等方面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保障,为高层次领军以上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功能齐全、服务专业、标准规范的全过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牵头单位:县委人才发展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委)

   (五)突出优化服务,高标准营造创新发展生态

  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优化“服务链”,全力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设立“首席服务官”,建立“直通车”制度和“问题清单”制度,加快“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办事效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强化生物科创金融支持。依托海南省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用好县级产业发展财政支持政策和“琼科贷”,引导银行、保险、担保、股权基金等各类科技金融载体密切合作,着力打造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到2025年,每年对接投资生物科创项目不少于2个。争取各类产业基金与创新载体有效嫁接,形成“基金加载体、孵化加投资”新型运作模式。建立生物科创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过程、精准性和差异化的投融资体系,加快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建设,深化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机制,营造生物科创、金融、产业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牵头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保亭支行;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科工信局、县发改委)

  2.提升生物科创服务水平。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努力提供科技人才办事“不跑腿”或“最多跑一次”的便捷服务,下大力气吸引国内外中高端人才,积极宣传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放宽人才在年龄、学历、工作经历方面限制,着力引进现代生物医药、生态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积极推动科技惠企政策上海易兑平台,让企业便捷享受政策红利。引进中介机构开展生物科创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营商环境专班)

  3.实施首试首用行动。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建立保亭生物科创成果集中展示中心,以线下产品实物、展板、视频等形式宣传介绍代表性科技企业产品,打造“展示交易、共享共创”的生物科创产业服务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新品在保亭首试首用,并在试点试用、采购租用、示范应用、初期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相关行业部门)

4.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倡导包容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广泛倡导树立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鲜明导向,加强创新舆论宣传,强化典型引路,开展创新发展“领军人才(团队)”和“领军企业”典型选树工作,大力营造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六)加快项目谋划和招商

建立产业发展智库,重点谋划产业示范性龙头性项目,对接好招商专班引进项目和平台建设,服务好现有项目落地。建立省厅和我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会商制度和省厅招商资源,协调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我县开展科技合作,支持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建设,开展联合招商活动,对接好海南院士联合会、海南大学科研团队,争取生物科创方面相关项目落地保亭,不断引进优质项目,重点从我县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项目清单、三亚经济圈生物科创项目协同、科院团队研究课题等方面深挖优质项目。(牵头单位:县科工信局;责任单位:县重点项目服务和招商专班)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物科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和工业信息产业局,并安排一间办公室作为生物科创产业办公室,配齐相关办公设备,并加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物科创产业办公室”牌子。各项具体工作由县科工信局负责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工作经费由县科工信局负责统筹。

  (二)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扩大生物科创产业相关政策扶持资金规模,用好县级促进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政策、其他奖励政策和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和放大效应,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生物科创成果产业化进程。

   (三)强化要素保障。集中统筹配置生物科创资源,统一谋划布局重大平台、重大载体、重大项目。探索建立生物科创产业用地配置方式,深化差别化用地政策,优先保障生物科创产业建设用地,统筹做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化监测考核。进一步完善全县生物科创产业发展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健全统计报送制度,实施目标、任务、节点和责任人一体化推进。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汇报工作推进情况;落实工作督查检查机制,定期检查评估各乡镇和县各相关部门对生物科创产业发展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工作绩效。































附件:生物科创产业相关建设平台和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推动部门

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

计划
投资额(万元)

建设性质

1

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海南中心保亭分中心

科工信局

争取省科技厅支持,打造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在保亭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海南中心保亭分中心,依托保亭县健康产业园,为新技术成果转换搭建平台,提供项目导入、技术评估、投融资服务和资源对接等功能。

保城镇

待定

新建

2

生物科技研究

种业研发和总部经济基地项目


项目意向投资主体为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选址为保城镇南环路与桃源路交叉口。拟建设种业研发、企业家总部、零售商业楼、办公楼及酒店式公寓等

保城镇

65000

新建

3

生物科技研究

海南保亭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研发创新中心项目


项目意向投资主体为海南宇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拟在三道镇华盛红毛丹基地内建设,计划使用三四级林地约300多亩。计划投资建设对进境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隔离场、养殖繁育猴子场地及浦灵医药研发创新中心3大功能区。

三道镇

150000

新建

4

生物科技研究

海南保亭食用菌高科技产业园项目


项目由海南保亭元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选址暂定位于保亭县什玲镇。本项目通过新建生产场地、增加生产设备和人员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什玲镇

1000

新建

5

生物科创孵化

中科(保亭)创新园

科工信局

政府前期提供1000平方米运营空间,并在扶持期内第一年向中科(保亭)创新园提供基础运营经费150万元。北京中科钛领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保亭中科创新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定名),对中科(保亭)创新园全权进行运营管理,主要运营应用成果转化服务、钛领在线科技服务平台、企业创新孵化及引育中心、行业情报服务、科技项目对接服务、企业专属科技需求响应服务等业务,孵化一批具有一定的成长性、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

暂定桃园小区铺面二楼

500

新建

6

生物科技孵化

中俄(保亭)国际人才创新港项目


规划建设国际高新技术人才服务平台、中俄协同创新孵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创新展示中心、专家人才创新社区等

保城镇

50000

新建

7

科技新品运用

热带生物功能性产品生产基地

科工信局、加茂镇政府

项目意向为原海高慧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海南热带生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生产;海南热带动植物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纯化、合成技术研发;热带生物食品深加工。

加茂镇

1000

新建

8

农业科技新品应用

科技农业创新载体建设和科技应用展示推广中心

发改委、
县科工信
局、县农业农村局、加茂镇等

1、建设科技农业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标准厂房、实验室、检测室、办公综合楼、职工宿舍、食堂,配电房,门卫室,环保
处理站,其他辅助设施,道路及硬化,绿化等公共设施。
2、建设农业科技应用展示推广中心。建设综合服务楼、智能温室、工厂化种苗操作厂房、中心立体观光平台、标准储藏室、实验室及配套设施系统。积极与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陵水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发展平台开展交流合作。
3、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基地,积极与三亚南繁科技城建立科研双向联动机制,实现种业科技和热带农业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建设管理培训楼、综合楼、试验基地、标准库房、孵化作业区及配套辅助设施。

高新技
术产业
培育区

8000

新建

9

生态科技创新

海南高端
生态沉香
抚育与产
业化基地

县卫健委、县农业农村局等

1、招商引进高品质沉香抚育及健康产品
1、研发机构,建设保亭生态沉香科研与产品研发基地。
2、深度开展沉香树叶、医药用品、功能性保健品、高级香料、天然日化品、化妆品以及保健养生服务产品研发,开发高端大健康产品。

响水镇、
毛感乡、
什玲镇

9000

新建

10

生态科技创新

建设保亭生态环保产业园

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等

占地面积约48亩,积极引进环保管家技术自选服务,环保检测中心、环保设备生产及销售,环保运营维护等相关企业入驻。

加茂镇

10000

新建

11

生态科技创新

保亭高效安全生态生物肥项目

县农业农村局

项目计划用地120亩,通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的循环在利用,实现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建设内容包含生产用房(包含CSTR厌氧发酵罐及相应配套进料、泵池、净化间、库房、实验间等设施)以及配套设备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计划年处理畜禽粪便能力8万吨,处理农作物秸秆能力3万吨,资源haul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年产无土栽培基料7万吨。

全县

8000

新建

12

南药黎药产品研发

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化基地

县卫健委、县科工信局等

1.主要围绕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大健康类产品等开展研发、生产及销售,占地约200亩,配套建设中药饮片处理车间、提取车间、制剂车间、科研中心中等
2.建立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备案管理制度试点,对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及产品进行备案管理,鼓励有条件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中药配方颗粒,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在医疗机构临床使用
3.推动建设中药材流通中心,打造以保城镇为中心的全县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扩大中药交易市场规模,优化中医药市场布局,在保城镇建设“线上+线下”交易平台,进一步完善集初加工、贸易、物流、仓储、电商配套体系。

保城镇

15000

新建

13

南药黎药产品研发

中药现代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县卫健委、县科工信局等

项目占地面积约10亩,围绕转化成果、孵化项目,优化人才三大任务,为行业提供创业条件服务,新药开发服务,中药分析测试服务、人才培训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转移嫁接服务,主要建设内容包含生化实验室、服务中心、办公楼等

加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

6000

新建

14

医美和酵素产品开发

年产千吨植物复合酵素生产项目

县科工信局

项目占地面积约30亩,建设内容含辅材料储存车间、传统发酵车间、恒温发酵车间、灌装车间、公用辅助设施及科技研发室、以生产植物酵素为主的现代化生产线,一座用于果蔬农副产品的冷藏库等,项目建成后年产酵素1000吨以上,同时开发酵素粉、酵素片、酵素饮料等周边产品。

新政镇

1200

新建

15

果蔬农产品精加工

农产品综合加工中心项目(暨七彩庄园产业基地项目)

县农业农村局

规划建设用地62亩,总建筑面积9613㎡,建设包含原料成品库、生产车间、动力车间、食堂、会议室、办公楼等,项目聚焦魔芋加工、果汁果粒加工、蔬菜酵素等的加工

加茂镇

41175

新建

16

果蔬农产品精加工

海南保亭菠萝蜜深加工产业基地项目

县科工信局

建设菠萝蜜深加工基地及配套设施,包含:鲜果处理车间、干果加工车间、包装车间、储物仓库及冷库、农产品展示中心以及研发楼、食堂、宿舍、休闲茶社等,项目规划总用面积35.38亩,总建筑面积约3500㎡。

加茂镇

16000

新建

17

果蔬农产品精加工

可可深加工基地项目

县科工信局

项目占地面积约30亩,设计年加工处理能力约200吨每年,建设可可加工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包装车间、办公室及其他基础设施等。

加茂镇

3500

新建

18

果蔬农产品精加工

特色酒类加工项目

县科工信局

项目占地面积约60亩,主要建设发酵间、加工间、成品封装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办公楼、职工宿舍楼等,设计年产柠檬酒等特色酒类千吨以上。

加茂镇

12000

新建

19

果蔬农产品精加工

保亭县百香果深加工项目

县科工信
局、县农业农村局等

配套建设鲜果处理车间、加工车间、包装车间、储物仓库及冷库、农产品展示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占地约20亩,引进百香果加工企业,开发百香果果酱、果干、果汁、果脯等产品。此外,百香果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制皂、制油漆等,果皮可作饲料和提取果胶,根、茎、叶均可入药,可加速与希源农业的合作进程,建立研发推广中心,开展百香果产品研发与设计、物流、仓储及电子商务等工作,延伸农业产业链。

保城镇

6000

新建

20

生物科技研究

无土栽培蔬菜基地

加茂镇政府

项目拟占地规模200亩,建设大50座,基地主要包含大相或温室、最培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有机营养液配制中心、滚流系统、生产用房、附属设施用房等。

加茂镇

6000

新建

21

生物科技研究

可可间作生产项目

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

项目约占地1050亩左右,在保亭椰子园橡胶园或槟榔林下间作种植可可,平均每亩种植40到60株,建设20亩可可苗国,30亩的可可标准化初加工车间,包含建设发酵房、烘焙房、清洗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等。

加茂镇

2500

新建

22

生物科技研究

林下南药种植示范基地

县农业农村局

建设林下南药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左右,在林下套种华石斛、铁皮石斛、牛大力、益智、黄胆木、砂仁、巴戟、裸花紫珠、金花茶、生姜等南药。

响水、新镇、三道、加茂

2000

新建

23

生物科技研究

热带水果种质资源研究中心

县科工信
局、县农业农村局等

依托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争取科技厅支持,积极引进同纬度全球热带水果种子,开展种质资源研究和试种,打造种植基地。

热带作物研究所植物园和周边

待定

新建

24

科技研究

产业研究院

县科工信
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委组织部等

依托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出台县级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管理办法,支持和鼓励创办海南大学保亭研究院和热带作物产业研究院。

保城镇

待定

新建






10



微信
X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83668261   政府综合服务热线:0898-12345

琼ICP备0500004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90002     琼公网安备4690290200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