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邮箱 移动应用 微信 APP下载 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首页 > 信息公开专栏

标题:关于印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亲加奔•村晚”乡村文化振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754391024/2024-00051 分  类:文化、体育、广电、出版 发文机关:保亭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成文日期:2024年09月29日 发文字号:保旅文字〔2024〕100号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9日 发布机构:

关于印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亲加奔•村晚”乡村文化振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七仙岭农场、新星居,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亲加奔•村晚”乡村文化振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4年9月25日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亲加奔•村晚”乡村
文化振兴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乡村“五大振兴”,加快推动文化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聚焦保亭“三区三地”战略目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为主体,鼓励农民自愿参与乡土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艺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作用严防形式主义,不增加基层负担。加快建成黎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区,不断健全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开展多样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工作目标

聚焦建设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推动建设文化强县,培育形成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构建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机制,尊重提升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夯实农民参与文化活动要素保障基础,多层级举办村、乡镇、县三级群众文化活动,实现“村村有队伍、镇镇有品牌;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大力倡树文明新风尚,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绘就民族特色“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促进黎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区建成,奠定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基础,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

三、重点任务

延伸“亲加奔——亲人来”的内涵,以全国开展“四季村晚”为契机,打造保亭“亲加奔·村晚”品牌。通过互邀队伍、互请群众、互看演出、互话发展,达到“村村有队伍,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村村有活动,增进乡村邻里关系”的目的,提升乡村文艺水平,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一)组建县级“村晚”师资队伍

整合文化、教育、文联系统力量,依托县民族歌舞团、社区教育学校师资各文艺协会骨干、民间艺人等力量组建文艺轻骑兵师资队伍,分组与乡镇、农场、居建立“一对一”联系,指导帮助基层培养组建文艺创作表演队伍。每年赴乡镇、农场、居开展表演编排培训不少于10天,培训骨干队员不少于30人(牵头单位:县旅文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乡镇党委政府、县文联)

(二)培育基层“村晚”文艺队伍

一是各乡镇、农场、居激励引导文艺骨干牵头组建形式多样的基层文艺队伍,支持配备必要排练服装、音响等设备,提供排练场所,形成村村有队伍格局。二是挑选文艺骨干参加县级文艺创作表演培训班支持各乡镇自行组织开展基层文艺培训,各队伍每周开展排练表演。三是引导各界力量支持村民文艺队伍建设赞助支持村级文艺表演活动。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妇女、青年在群体中的引领作用,助推农村文艺队伍成长。(牵头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责任单位:县委社会工作部、县旅文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联、县妇联、团县委,县文化馆、县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各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县民族歌舞团)

(三)打造四季“村晚”主题活动

1.开展“春季村晚”城乡联欢活动。一季度期间,基层全力办好乡村村晚”,县级筹办一年一度文化艺术盛会全县春节联欢晚会,县级“春晚”通过海选汇聚各乡镇“村晚”、各行业优秀艺术作品,在主会场登台演出,与全县百姓共庆新春佳节,让村民“村晚”节目登上县级“春晚”舞台。

2.开展“夏季村晚”非遗比拼活动。二季度期间,在“三月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分别举办黎族竹木器乐展演、黎族苗族民歌大赛、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苗绣技艺大赛等各非遗技艺大比拼展示活动,各乡镇组织村民参加,比拼才艺彰显民族文化魅力。

3.开展“秋季村晚”嬉水狂欢活动。三季度期间,重点筹办嬉水节,优化活动内容突出乡镇农民群体参与展示,精心策划、创作、排演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艺作品在巡游方阵参与表演,展演基层群众特色民族歌舞节目。

4.开展“冬季村晚”才艺角逐活动。四季度期间,筹划举办激情广场健身操(舞)大赛等赛事活动,赛事活动分乡镇选拔赛、片区预选赛,县级决赛逐级选拔,参赛优胜队伍及个人均可获得奖金和证书奖励获得选送参加各级展演赛事活动机会。牵头单位:县旅文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文联各乡镇党委政府县民宗局、县工商联、团县委、县妇联、县融媒体中心

四、开展方式

一是在乡镇和村级层面,举办“我要办村晚”活动。坚持农民唱主角,鼓励各乡镇中有条件的村集体举办村民自己的文艺晚会,支持乡村文艺能人当导演、任主角,培育“乡村网红”结合活动开展直播带货宣传,成为乡村振兴的推介官、带货官,鼓励乡镇、村之间互邀队伍参加,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筹办。二是在县级层面,举办“我要上村晚”活动。通过村级组织、乡镇推选、县级选拔的形式,遴选各乡镇、村的优秀节目参与全县“亲加奔·村晚活动,让村晚”真正成为群众才艺大舞台、特色文化大秀场、文旅融合大平台。三是“走出去”开展“我来送村晚”活动。通过“亲加奔·村晚平台挖掘和发现各乡镇、村的优秀文艺队伍和节目,推选参加全省相关文化文艺比赛,组织赴各市县开展文艺交流活动,推动各村文艺队伍在交流中学习,在比赛中提升。(牵头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责任单位: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旅文局、县教育局、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

五、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24930前)

组织摸排辖区文艺骨干、爱好者群体基本情况,包括群体规模、文艺特长、能力水平等,并通过“亲加奔”活动倾听群众意见,掌握群众对文艺活动需求与建议。

(二)初步实施阶段(202410月至12月)

完成县级师资队伍建立,规范提升乡镇现有文艺队伍组建一批新文艺队伍文艺轻骑兵师资队伍分组采用“一对一”与乡镇队伍建立联系,下沉基层开展骨干培训和队伍指导筹划举办乡镇、村“村晚”,县级激情广场舞大赛和春节联欢晚会。

(三)全面实施阶段(20251月至2026年12月

推动乡村文艺团队组建全覆盖,基本形成乡村文艺团队组建、管理、运行的长效机制,实现村村有队伍,乡镇有品牌,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目标。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活动组织领导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职能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牵头主抓,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分管文化县领导具体分管县旅文局负责活动具体组织执行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教育文联、妇联、团委等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农场、居承担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责任积极动员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加强指导各行政村(社区、居)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责任,根据需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二)做好人才队伍保障。加强文化系统干部人才队伍管理,提升专业技术人才比例,选派优秀文艺人员进修、跟班学习做好乡土人才、乡村工匠培育认定、推荐和表彰工作。各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文化工作,支持乡镇文化站管理员获得相应技术职称。各村委会协助做好村级文化协管员日常管理,引导文艺骨干参与志愿服务。各乡镇涌现出的优秀文艺人才,要做好优秀文化人才库建设,支持参加各项艺术创作表演活动,适时组建“亲加奔”民间艺术团。


(三)落实工作经费保障。一是县财政每年将乡村文化振兴经费纳入县旅文局年度经费预算,保障乡村文化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宣传、农业农村、民族事务、教育等相关行业部门,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建设谋划业务领域相关活动,安排资金支持该项工作开展。三是各乡镇、村做好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围绕乡村文化振兴,村集体每年安排不低于年收入10%的资金保障文化工作正常开展。

(四)做好活动宣传推广。用媒体宣传视角办好各项赛事,充分用好各级各类媒体资源,注重发挥新媒体作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成果,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扩大活动声势影响,树立文艺品牌,营造良好氛围。



微信
X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83668261   政府综合服务热线:0898-12345

琼ICP备0500004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90002     琼公网安备4690290200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