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
索 引 号:008240631/2025-00007 分 类:财政、金融、审计 发文机关:保亭县财政局 成文日期:2025年02月11日 发文字号:无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1日 发布机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
一、202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战略机遇期,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积极防范重大风险,千方百计克服减收增支困难,加强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全面落实“三区三地”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6,149万元,增长8.7%(与2023年决算数相比,下同),为预算(与预算调整数相比,下同)的118.2%。其中: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95万元,增长10.8%,为预算的96.3%(包括:税收收入31,771万元,增长23.7%,为预算的110.4%;非税收入21,324万元,下降4.1%,为预算的81%);
地债转贷收入23,486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15,000万元,再融资8,486万元);
转移性收入359,568万元,增长6.1%,为预算的123.8%(包括:上级财政补助收入332,459万元,增长9.9%;上年结余收入21,436万元,增长150.3%;调入资金73万元,下降97.9%;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600万元,下降77.2%)。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6,149万元,增长8.7%,为预算的118.2%。其中: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4,752万元,增长8.6%,为预算的109.5%(主要支出科目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599万元,增长14.7%;公共安全支出11,926万元,下降5.3%;教育支出55,421万元,增长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480万元,增长7.3%;卫生健康支出32,069万元,下降19.7%;节能环保支出28,202万元,增长57.3%;城乡社区支出22,910万元,增长7%;农林水支出85,030万元,增长0.1%;交通运输支出9,197万元,增长39%;住房保障支出7,795万元,下降36.2%;债务付息支出2,962万元,增长1.2%);
债务还本支出9,432万元(其中再融资8,486万元);
转移性支出51,965万元,增长13.8%(包括:上解支出13,66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104万元,年终结余26,192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3,033万元,增长31.9%,为预算的65.3%。其中: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406万元,下降34.5%,为预算的29.1%(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613万元,下降3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566万元,下降3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520万元,下降58.6%;污水处理费收入412万元,下降11.6%;彩票公益金收入232万元,增长87.1%;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58万元,下降9.4%;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业务费用5万元,增长25%);
地债转贷收入60,238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53,200万元,再融资7,038万元);
转移性收入4,389万元,下降43.7%,为预算的115.4%(包括: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2,99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394万元)。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3,033万元,增长31.9%,为预算的65.3%。其中: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2,635万元,增长54.3%,为预算的61.1%(主要包括:农林水支出25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5,367万元,下降36.4%;其他支出53,945万元,增长171.1%;专项债务付息支出3,001万元,增长5.9%);
债务还本支出7,822万元(其中再融资7,038万元);
转移性支出2,576万元,下降47.3%(其中年终结余2,576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85,86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83,695万元。当年收支结余2,174万元,加上上年结余45,960万元,滚存结余48,134万元。其中: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8,694万元,支出98,76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420万元,支出7,00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531万元,支出19,15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34,829万元,支出32,39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3,997万元,支出23,99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县级财政专户和支出户均已销户,由省级统一管理,收支数据在省级基金预算体现;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398万元,支出2,384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88万元,其中,企业利润73万元,转移支付收入1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88万元,其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15万元,调出资金73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财政部下达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51,454万元,其中一般债限额104,901万元,专项债限额146,553万元。2024年共筹集资金偿还地方政府债务本息23,603.94万元,其中:本金17,254万元(其中再融资15,524万元),利息6,349.94万元。全县政府债务余额244,956.4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02,736万元、专项债务142,220.40万元,均未超过债务限额。
2024年,我县共向上级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84,724万元,其中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15,524万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9,200万元(新增政府一般债券16,0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53,200万元),主要用于我县海南热带果蔬科创基地、妇幼保健院提升改造项目、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及智慧水务建设项目等。一般债券包含省级转贷债券补助我县1,000万元用于县中医医院提升改造项目。
二、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一背景下,财税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贯彻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坚守“以财辅政”的原则,致力于推进高质量财政建设,全心全意以财政的“进”支持经济发展的“稳”。
(一)多方组织收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加强税收收入征管。财税部门联动配合,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强化重点税源和企业监控,狠抓欠税清理,加快“一契二增”税种(契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清算进度,超额完成税收收入年度预算目标。
深挖非税收入潜力。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清理上缴专户收入,梳理非税历史收入情况,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入库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39,730万元,确保非税收入真实性。组织国资部门梳理闲置商铺等资产,加快闲置资产处置变现,国有资产(资源)有偿收入12,793万元。加快已批未供土地“招拍挂”进度,全力推动土地出让工作,筹集资金弥补财力缺口。
向上争资再添新绩。加大与省财政厅沟通力度和频次,优化项目汇报效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力争取新增债券额度,积极向省厅汇报果蔬科创基地、城市更新、智慧水务等重大项目进展、实施效果和收益情况,2024年新增债券大幅度提高,全年下达6.92亿元。
盘活存量张弛有度。加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激活单位资金支付紧迫感,全年盘活存量资金3个批次,盘活及统筹均衡性转移支付、上级结转结余、实有账户、部门预算存量资金等43,210万元,安排用于重点项目和民生领域,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优化支出结构,突出财力保障重点
坚持“三保”兜牢兜实。大力保障工资待遇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重点做好保基本民生工作,全年“三保”支出128,542万元。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预算1,233万元,压减“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聚焦重大决策部署,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5,700万元、增发国债6,755万元、中央专项资金52,399万元、省级专项资金21,532万元、县级资金32,903万元、债券资金68,200万元,共计197,488万元保障全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加快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城镇污水处理、漫水桥和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支出20,921万元,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赤田水库流域治理等项目,支出24,414万元,支持海南热带果蔬科创基地、城市更新一期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美乡村建设、加茂健康产业园起步区和七仙体育公园等项目,支出11,716万元,支持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安康医院改扩建项目、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提升改造等项目,助力城市医疗品质提升,支出10,223万元。
(三)用好财政政策,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专项债券再上新台阶。抢抓增量窗口期,加大专项债谋划力度,在2023年专项债券19,600万元的基础上,成功获批下达专项债券资金53,200万元,增长171%。
国企改革呈现新亮点。实现保发控股现金注资5,883万元、资产注入7,760万元,做大做强国有龙头企业。推动解决国企遗留问题,核实非正常经营企业情况,明确补偿标准和对象,安排600万元解决部分职工社保问题。印发实施国有企业权责清单、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产权变动等7个制度性文件,完善国企监管制度。
(四)聚焦纾困惠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应享尽享减税降费政策。延续延缓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部分税费,继续落实增值税降率、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六税两费”减征政策,缓缴耕地开垦费等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应兑尽兑各类惠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投入305万元支持新建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5G建设运营补贴等;投入1,192.93万元用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固投财政奖励;投入270万元支持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助推县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施。
应贷尽贷扩大金融服务。打好财政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组合拳”,发放农民小额贷款4655笔43,720.8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28.30%,兑付贴息资金1,014.41万元3,374人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放助保贷贷款45笔3,159万元,存量贷款余额62笔5,808.93万元,预拨贴息资金29.19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笔779.27万元,存量贷款余额137笔2,985.03万元,兑付贴息资金88.95万元。
(五)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乡村振兴更富活力。农林水支出85,030万元,安排衔接资金21,840万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其中投入12,131.64万元用于产业发展,产业占比达到55.55%。发放耕地力保护、农机购置、生态直补等农业补贴1,961万元。拨付22,714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厕所革命、美丽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教育文化更提品质。教育支出55,421万元,重点支持乡村同步课堂、合作办学、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等教育事业,全力保障教学综合楼建设、校舍建设及设施建设等教育工程。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950万元,积极支持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博物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作与保护等文旅事业,大力推动保亭文化守正创新,打造“悦动保亭”夜生活文化、红毛丹文化节、全国群众健身登山大会,非遗项目、文化博物馆和黎苗族文创基地等文化品牌,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
医疗健康更添温度。卫生健康支出32,069万元,投入12,192万元,支持安康医院改扩建、中医院提升改造、县妇幼保健院提升改造、县人民医院医疗能力提升、感染病区建设等,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出彩。节能环保支出28,202万元,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持赤田水库流域、陵水河流域综合、“六水共治”项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用于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城镇污水处理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支持什东村与水贤村生态搬迁,严格实施“禁塑令”,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菜篮子”项目建设更加惠民。实施平价菜保供行动,统筹安排“菜篮子”建设资金1,061万元,用于菜价补贴、铺面摊位租赁和常年蔬菜基地建设、蔬菜种植补贴,投入1,169万元用于蔬菜种植基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保费1,236.26万元,赔付213.69万元,有效平抑菜价。
(六)积极推进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财政系统内部人员优化。聚焦轮岗交流,促进干部成长,调整财政系统新招录公务员、引进人才和业务骨干12人次到财政局各业务股室、国库支付中心、国资中心,担任新工作岗位,提升财政队伍干部职工个人综合业务水平,增强重要核心部门及岗位人员力量。推动乡镇财政所职能设置优化,完成“三资”会计、乡镇教育系统核算业务划转,理顺基层财政所工作机制。
加快预算管理改革步伐。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经常性项目目录,降低行政运行成本7,656万元。建立常态化预算项目库储备管理,规范预算编制。改革年度预算编制方式,全面对接省财政预算编制模式。
持续推进预算绩效评价。选取旅文、教育、就业、民政、生态等单位委托业务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全面还原项目成本,发现存在问题,督促单位整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支出下降10%以上,把“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原则,并且贯穿到财政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继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及时公开政府及部门预决算、政府性债务情况等,不断推动绩效管理工作争先进位,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总体来看,2024年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齐发展短板等方面的刚性支出需求很大,收支矛盾较为突出;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项目资金缺口大;预算绩效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有待提升;预算法治意识有待加强,预算调整调剂较多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仍较薄弱,在开源节流、勤俭节约上尚需下更大功夫。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5年预算草案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提升财政服务大局和保障发展能力,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和服务,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站位,服务于县委中心工作,厘清财政预算职能,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多措并举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为保持县域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建设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提供坚实保障。
(二)编制原则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25年财政收入预算编制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原则,结合近几年实际取得的收入,考虑经济运行、财税体制改革和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等实际情况,预计我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
财政支出预算编制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原则,综合考虑人员工资、保障机构运转、基本民生需求、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按以下原则安排:
1.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坚持总量与结构并重,将各类资金纳入财力总盘子统筹安排,对于符合用途的项目支出,优先使用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全力保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同时安排一定规模资金,支持落实县委、县政府新增重点工作。
2.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将厉行节约落实到预算编制中,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预算规模,继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结合实际统筹安排2025年“三公”经费,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兜牢“三保”底线。
3.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先导作用,预算项目库必须编报绩效目标,严格绩效目标管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衔接,持续推进绩效公开和监督,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
(三)收支预算总体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编制情况。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49,91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405万元,比2024年完成数增长10%(包括:税收收入33,995万元,增长7.0%;非税收入24,410万元,增长14.5%);债券转贷收入12,492万元,下降46.8%;转移性收入279,022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0,938万元,比2024年预算数减少1,427万元,主要是上级专项资金目前下达数比上年减少,按实际下达数额编制预算],比2024年预算数下降4.0%(包括:上级财政补助收入240,78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05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6,192万元)。
全县地方可用财力290,297万元,包括:税收收入33,995万元,非税收入24,410万元,返还性收入8,18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11,65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050万元;减上解支出10,669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3,656万元后,实现综合财力265,972万元,相比2024年的275,765万元减少9,793万元,下降3.6%。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编制情况。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49,91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5,180万元,比2024年预算数下降1.3%;预备费3,5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570万元;转移性支出10,669万元,下降22.0%(包括:体制上解支出5,036万元;专项上解支出5,633万元)。主要有:
保基本民生21,092万元,用于保障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城乡低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医疗救助等;
保工资92,181万元,主要用于财政供养在职人员工资性经费、离休费、遗属生活费等;
保运转6,105万元,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定额、综合事务支出等;
上级专项资金76,462万元,主要用于指定用途的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公路养护、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城乡养老保险等对口安排支出;
预留二分指标50,354万元,主要用于债券还本付息、城乡基本养老和医疗县级配套、农场属地化改革补助、新增债券等。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为更好履行“三保”责任,在人大批复前已提前下达人员基本支出91,976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5,404万元。同时,按照所有收入一并纳入年度预算的编制要求,各单位基本户退回资金531万元安排教育部门3个项目。
3.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情况。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63,287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25,673万元,比2024年完成数增长39.48%(包括: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945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96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2,427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2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5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500万元、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业务费用5万元),专项债券收入32,008万元(新增专项债券25,000,再融资专项债券7,008),转移性收入5,606万元。
按照收支平衡和以收定支原则,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63,287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55,276万元,比2024年预算数下降23.9%,包括: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3,781万元、农林水支出401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24万元、专项债券项目支出25,000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支出1,12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付息支出4,62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7,804万元;上解支出157万元;年终结余5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情况。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共7个险种,除工伤保险统一收归省级编制基金预算,其余6个险种仍由各市县编制基金预算。预算总收入192,310万元,总支出191,173万元,本年结余1,137万元,加上上年结余48,13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9,271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1,649万元,支出101,649万元,当期结余0万元,滚存结余12,955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522万元,支出9,521万元,当期结余-999万元,滚存结余25,243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1,911万元,支出19,775万元,当期结余2,136万元,滚存结余6,032万元;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31,032万元,支出31,032万元,当期结余0万元,滚存结余4,247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6,238万元,支出26,238万元,当期结余0万元,滚存结余620万元;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960万元,支出2,960万元,当期结余0万元,滚存结余174万元;
工伤保险基金县级财政专户和支出户均已销户,由省级统一管理,收支数据在省级基金预算体现,因此市县一级报表无数据。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情况。2024年我县共有6家县属国有企业正常经营,2025年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支出300万元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四)2025年财政工作措施
1.坚持开源节流,统筹各类财力保障。强化收入征管和执行分析,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确保财力增长。落实落细各项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培育财源税源。全力争取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地债转贷资金支持,规范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高标准打造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完善财政收入监管,建立季通报、月调度、周跟踪抓收入机制,压实抓收入职责。加快“批而未供”土地出让进度,夯实土地储备和闲置土地收回工作,探索建立垦区土地合作开发机制,有序推进农垦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力争完成年初预算确定的土地出让收入目标任务。摸清政府存量资产家底,扎实推进闲置资产出租出售,缓解公共预算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常态化盘活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各领域“沉睡”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坚持多措并举,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抓好提前下达2025年转移支付资金支出,确保在一季度形成实物工作量。及时总结、分析2024年支出进度考核经验和不足,完善2025年支出进度考核,激发财政支出积极性。提高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对国家、省出台的民生支出政策,做到“应保必保”,对县级出台的民生支出政策,坚持与财力保障水平相匹配。持续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支持乡村振兴和垦地融合,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的财政支持。补齐完善公共卫生短板,围绕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中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保障项目资金需求,稳步提高补助类资金标准,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3.坚持精准施策,增强经济发展动能。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举措,加强涉企收费项目清理和监管,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竞争力。推动产业引导基金投资业务良性发展,加快推进“三个园区”建设,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产业等,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增加有效投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多渠道统筹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落实中央直达资金监管要求,常态化监督直达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直接惠企利民。
4.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严格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健全规范举债融资机制,严格落实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要求,规范用好新增债券资金,积极推进省委巡视、审计问题整改工作,积极推动长期往来款挂账问题的解决,妥善化解政府性债务存量,及时、足额偿还到期政府债务。加强债务风险监控,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妥善处置风险事件,落实责任追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防范“三保”风险,强化“三保”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库款保障,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监督,积极开展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以及直达资金、民生资金检查,确保国家各项财税政策落地见效。
5.坚持高效协同,提升财政管理效能。积极稳妥推进预算指标核算管理改革工作,将预算指标账功能模块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对预算管理行为全过程监管。推进项目库管理改革,按照项目库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重点抓好预算编制、执行、绩效一体化管理工作,为争取中央转移支付支持和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创造有利条件。强化采购内部风险管控,健全单位需求内部管理制度和审查工作机制,切实规范采购行为,继续推进非税收入电子化管理改革。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开展部门重点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深化监控和评价结果运用,实现最优化资金配置。持续推进财政工作与人大、审计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各位代表,2025年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政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为的担当,扎实推进财政各项工作,为开创保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1: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doc
附件2:2025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预算公开表.xlsx
附件3:2025年保亭县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xlsx
附件4:2025年保亭县 “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docx
附件5:2025年举借政府债务说明.docx
附件6:2025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docx
版权所有©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83668261 政府综合服务热线:0898-12345
琼ICP备0500004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90002 琼公网安备46902902000002号